最近在各大親子共學社團裡,墨條DIY可說是非常熱門的行程,
一說到墨條,潔西卡就想到小時候上書法課的情景,
一開始大家都是自行用墨條和硯台磨墨,
後來進口低價墨汁盛行,許多人就都改用墨汁來取代,
也因此造成台灣的製墨行業逐漸凋零,
而我們今天來到的"大有製墨",
就是台灣目前碩果僅存、唯一的手工製墨工廠。
雖說是工廠,但其實內部也僅僅只有十多坪大小,
不過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,
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,所製作出的手工墨條可是首屈一指的,
而且是許多知名書法家所特別指定與愛用。
而努力讓手工製墨技術保留至今的就是陳嘉德大師(以下簡稱陳大師)。
但因製墨需要耗費相當多的體力,
而陳大師在努力了半世紀後,如今年事已高,
所以已交棒給其第二代陳俊天先生(以下簡稱陳師傅)。
而我們今天的行程就是由陳師傅負責,
行程內容包括製墨體驗及製墨過程解說,
不過由於真正的製墨過程非常繁複且困難,
所以體驗內容僅是墨條塑形,其餘則均由陳師傅代勞。
至於在塑形時,正規的方式是要使用模具,
不過在DIY裡,則是使用萬能的手來代替,
利用單手用力握住墨團,讓手指的壓痕留在上面就可以了。
這個步驟就跟玩黏土很像,所以對小朋友來說非常容易,
只是捏的時間很短,相機根本還來不及對焦就完成了,
所以照片有點糊,可惜了!
而成品的形狀也很特別,
由於每個人的力道及手的大小不同,
所以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。
不過參加DIY的人實在是太多了,
若光憑形狀,也很難認得哪個是誰的,
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自己作品的號碼喔!
以上就是DIY的部分,接著就要等待墨條變涼且稍硬後才能帶回家,
在等待的空檔,陳師傅就帶大家到後場講解製墨的過程。
不過由於製墨的過程非常複雜,
並非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就能解釋清楚,
所以以下部分內容是參照youtube上的各大行腳節目採訪陳大師的內容而撰寫出來的。
過去陳大師是專攻低價的學生墨條市場,
在市場需求逐漸轉至低價化學墨水後,
陳大師就改攻高級手工松煙墨條市場。
製作松煙墨條的原料為松煙、牛皮膠及麝香,
看似只有簡單的三種,但調配的比例卻是很困難的,
所以成為製墨成敗的關鍵,也是最核心的項目,
而陳大師幾經努力才研發出黃金比例,
也正是因為如此,才讓他成為名聞遐邇的製墨大師。
而製墨的第一個步驟是最辛苦的,也是最困難的,
先是把牛皮膠放在大鍋中煮軟,
煮的過程中,常讓室溫高達40多度,真的很辛苦,
至於松煙,則需要過篩,然後加水混合後,
再加入煮軟後的牛皮膠,
然後再使盡吃奶的力氣用力攪拌,
才能讓黑色的松煙均勻附著在牛皮膠上。
接著再趁熱把黑色的牛皮膠放入滾輪機中,
一邊碾壓,一邊撒上麝香粉,
至於要碾壓到何種程度,
則完全憑大師/師傅的手和舌頭來測試,
所以經驗是非常重要的。
等墨團的溫度和細緻度通過測試後,
接著就要用大鐵鎚將墨團敲軟,這樣稍後才能搓得動。
而在揉墨團之前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,
那就是需先將一個小火盆放在桌面下,
捏出一小團墨團,其餘用袋子包住放在火盆旁以保持溫度,才不會變硬。
接著就要準備揉墨團:
-->用磅秤幫墨團秤重,確保每次的重量都是一致。
-->用力揉墨團,這樣墨團才會有彈性。
-->把墨團搓成長條狀,且要搓到發亮,這樣之後墨條才不易裂開,
不過也不能搓太久,不然會變硬,
沒想到看似簡單的揉墨團,其實也是一門大學問。
接著用模型將墨條塑形並放涼後,
再將墨條吊掛起來晾乾,就像曬香腸一樣,
不過不同的是,墨條只能自然陰乾,千萬不可曬太陽。
而墨條約需陰乾二十多天,
在這段期間,每天都要幫墨條翻面,才不會翹起來。
除了上述流程之外,後續還有很多步驟就省略不說,
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到youtube輸入關鍵字"製墨",
就會看到行腳節目採訪陳大師的影片,
潔西卡看過影片後,
深深覺得做這一行真的非常辛苦,
要能耐高溫,又要有足夠的體力,非常人所願意做,
難怪台灣到最後,僅剩他這位國寶級大師,
但也因為陳大師的堅持,遵循古法製作、保留傳統文化,
我們才能有機會來這裡參觀與體驗。
最後離開前,陳師傅幫大家把墨條包裝好,
並細心交代大家回家要如何晾乾墨條,
最後,潔西卡希望未來小恆恆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,
有了這墨條的加持,可以讓他習得一手好字。
(活動日期:2018/04/15 小恆恆5y1m)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地址: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三段47巷13號
電話:02 2973-1566
預約方式:直接在粉絲團預約(請點我)
費用:小孩200元,成人300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