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"菌",讓很多人聞之色變,認為菌類統統都是壞菌,
而"菌寶貝博物館"就是要打破這個迷思,
讓大家知道在菌的世界裡,也是有分好人和壞人的喔!
在介紹菌寶貝之前,先來說說"菌寶貝"這個名字吧!
它是來自於台語"很寶貝"的諧音,
咦?你說哪有跟"菌"有關的諧音啊?
哈哈~既然菌寶貝在宜蘭,當然要用宜蘭腔來發音,
宜蘭腔的"很"是唸做"勁",
所以很寶貝=勁寶貝=菌寶貝。
<菌寶貝博物館>主要分為兩棟樓,
參觀的動線是從右棟1F→右棟2F→空橋→左棟2F→左棟1F。
(上圖擷取自官網)
<右棟1F>
這層樓分為牛樟生態區及菌研究室兩區。
這裡就是牛樟生態區,
話說潔西卡第一次聽到"牛樟芝"這種生物的名字,
是在多年前的一齣偶像劇<福氣又安康>裡的劇情,
也因此才知道原來牛樟芝是非常珍貴的保健食品,
而且目前已被列為保育類植物。
只是說真的,牛樟芝也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,
才少少的5.7g ,連塞牙縫都不夠,市價就達842元,
更何況要拿來做保健食品,就必須要天天吃,
這樣一個月下來,少說也要花五六千元以上。
除了牛樟芝有其用途外,牛樟樹本身也是上等的雕刻用材,
館內展示的牛樟樹雕刻品,已有千年歷史,也是這裡的鎮館之寶,
而上面雕刻的是百鳥朝鳳的圖案。
接著再來到另一側的"菌研究室",
這一區主要是以文字介紹為主,
不過由於無專業人員導覽,所以很容易走馬看花。
雖然這區有"包裝"的生產線,
可惜的是當日是假日,所以生產線是沒有上工的。
不過一旁的這些粉末倒是吸引了潔西卡的目光,
仔細一看,原來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"鋅、鈣、鐵..."的本尊。
<右棟2F>
這層樓主要是研究室和空中花園。
只是我們兩次造訪,研究室的門都是緊閉的,
後來為了要寫這篇文章,上官網查詢之後,才知道原來是DIY教室,
可能是因為這兩次的遊客都不多,所以也沒聽說有開DIY活動。
至於空中藥草花園,可能是我們來的季節不對,
所以並沒有看到藥草花園盛開的那一面。
接著我們穿越空橋,來到<左棟2F>。
<左棟2F>
這一整面牆就是"菌的歷史牆"。
另外,這裡還有定時播放"微生物之父"的影片。
而這區則是菌的介紹及運用。
這些是研究菌的相關器材。
這面色彩繽紛的牆面,
兩側的照片堪稱是菌的世界裡的"美女照"
而中間展示的則是"菌的族譜" 。
說起來菌的親戚還真是不少,有近親也有遠親,而且長相也大不同。
而細菌跟人一樣,也有分好的和壞的,
例如:益生菌,顧名思義就是對人有益的菌種。
此外,菌非常微小,小到無法用肉眼看到,
對於細菌的世界來說,米粒的大小就恍若101大樓般的高大,
若套用在我們的世界裡,就像是芒果(細菌):101大樓(米粒)。
接著再來看看菌的運用,
最常見的就是用來釀酒以及製作發酵乳類的食品,
像是小朋友最愛的多多、還有讓腸胃好健康的優酪乳及優格等。
<左棟1F>
這一整層樓就是菌寶貝博物館的的商品部。
其中,店家主推的就是這款益生菌,
現場有提供試吃,吃起來的口感就像是粉狀的多多,
而且店員說他們是多家知名廠商的代工廠,
(他們唸了一串,真的都是有名的廠商,只是時間有點久了,潔西卡忘記有哪些了)
再加上小恆恆也愛吃,
因此我們一訪時就買了兩盒,
後來因為快吃完了,所以這次又特地二訪回購。
而這裡的益生菌除了多多口味外,
另外,還有主打對女生有益的蔓越莓口味、降低過敏...等不同功效的益生菌,
大家可以視自身的需求來選購。
除了益生菌外,牛樟芝也是這裡的明星商品。
另外,他們也有自己研發的保養品。
還有最最最特別的是這個~染髮劑,
店家說,這是屬於植物染,和一般市面上會傷身的化學染不同,
不過需要多染幾次才能定色,
所以如果有經常染髮的朋友們,或許可以考慮看看,
只是潔西卡不染髮,所以沒買,也不知實際效果如何。
<後記>
<菌寶貝博物館>的參觀區域主要是以文字背板為主,
若無人導覽,則容易走馬看花,不須半小時就會逛完,
因此建議可以搭配周邊景點一同旅遊,
例如:莎貝莉娜精靈印畫學院、橘之鄉蜜餞形象館、亞典蛋糕密碼館、窯烤山寨村。
(旅遊日期:2018/02/18 小恆恆5y0m)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地址:宜蘭市梅洲一路22號
電話:03-928-1168
門票:免費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