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是潔西卡第二次來訪慶修院,雖然景色依舊,但感動不變,
回想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慶修院時,就被它的美所深深吸引了,
「好美的神社,好想親眼去看看喔~」
原以為要到日本神社參拜,就得坐飛機去一趟日本,
一想到還要拎著一隻小屁孩出國,嚇得馬上打退堂鼓,
只是突然又發現「咦?居然在花蓮!」
現在~不需要出國,就有機會來一窺究竟了。
慶修院的前身為「真言宗吉野布教所」,
其中「真言宗」為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,密宗的一種,
至於「吉野」則是地名,也就是如今的花蓮縣吉安鄉,
而這個布教所建造於1917年日治時期,為當時移居到吉野的日本移民的信仰中心,
現今則被列為三級古蹟,為唯一保存完好的日式寺院。
慶修院的門口旁,有一個很特別的木牌,上面寫著「氣心腹口命」,
而且字體有大有小,有直式也有橫式,但這些可不是隨意亂寫的,而是有特別意涵的,
「氣」、「心」、「命」的字體大,表示氣大,心寬,命長,
「腹」在日語漢字『立腹』是指生氣,現在倒下了,則代表不生氣,
「口」的字體小表示口小,
所以整句話的意思是「人需大氣,心胸要寬,不生氣,少說話,就會長壽!」。
而我們來訪當天適逢農曆春節,所以園方還有舉辦特別活動,
有二隻身穿日本傳統服飾的大玩偶在門口和大家一起拍照同樂,
更為慶修院增添一股濃濃的東洋味。
接著我們購買門票準備入園囉~
這門票還真是別緻,是日本御守造型,
而且上面還有附消費券30元,可抵園區內消費。
接著我們入園參觀囉~
《手水舍》
位於神社參道旁的手水舍,主要是民眾在參拜前用來洗手和漱口的地方。
接著我們洗淨雙手,舀起一瓢水放在左手心漱口,洗滌身、心、意後,準備入內參拜。
《百度石》
為日本寺院的基石,
從這裡出發前往本殿參拜,往返百次方為圓滿,還願時則有往返千次答謝神佛的傳統。
《佛堂》
此為神社的主建築,以木頭架構為主,並遵循日本傳統所建造而成,流露出濃厚的江戶風格。
屋頂為日本式四注攬尖,最為特別的是四角銅板形式的「寶形造」屋面,
以及中開房間向後延伸的「布教壇」。
《神像》
除了佛寺內有供奉神像外,園區內還有許多神祁的石像。
《弘法大師-空海》
弘法大師-空海曾為世人消災解厄,遊遍四國各地布教,並開創了八十八處靈場。
《八十八尊石佛》
後來巡行四國八十八處靈場,成為日本密宗的傳統,
為讓信徒能就近參拜,免除了奔波之苦,
吉野布教所創辦人及當時的日本移民,行遍這八十八所寺院請回八十八尊石佛供奉。
這八十八尊石佛象徵著八十八種煩惱,也代表著八十八種願力。
石佛前方掛滿了護摩木,上面載滿著大家的心願,想必在石佛的保佑下,大家都能心想事成。
《賽錢箱》
先投幣(賽錢),再搖鈴呼喚神明,然後二鞠躬、拍手二次後許願,最後再一鞠躬就完成祁願。
《光明真言百萬遍》石碑
據說以前的人生病了,只要跟著住持或布教師,
雙手合十,口唸「南無大師遍照金剛」並繞行這座石碑108遍就能痊癒。
《日式庭院&商品部》
園區內還有個日式庭院,是遊客休憩的好地方,而一旁的木屋則是紀念品店。
不過可別因為是紀念品店就小看它,裡面從裝潢、擺設到商品,也都有濃濃的日本風喔~
像這個在日本卡通裡常見的冰店。
還有許願用的祁願達摩不倒翁。
在日本通常人們在年初時會到寺院祈得達摩吉祥物,然後放在家中一年,
許願時先畫上達摩的左眼,等到願望達成後再畫上右眼,為不倒翁開眼,
等到第二年再帶到寺院或神社火化還願。
而這日本的舞獅,稱為獅子舞,是每年正月用來驅邪除魔的儀式,後來發展成傳統技藝。
最後用這張日本的舞獅和"錢進我家"的照片,祝福大家平安又發財喔~
(參考資料:慶修院官方網站、花蓮觀光資訊網)
(旅遊日期:2015/02/10)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【相關資訊】
官網:http://www.yoshino793.com.tw/
電話:03-8535479
地址:花蓮縣吉安鄉中興路345-1號
門票:全票30元,半票15元
營業時間:週二至週日08:30~17:00 (週一休館,暑假春節不休館,休館期間請參考官網公告)
停車場:有